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簡稱:動督盟)在11月13日「桃園市里長參與動物保護座談會」公布一班社區最常碰到八大動保議題,分別是:遊蕩犬貓逗留聚集、浪貓破壞物品、浪犬追車追人—人犬衝突、犬貓糞尿環境髒亂、野生動物猴子、蛇或虎頭蜂入侵住家、捕獸夾與山豬吊危害等。
另外,動督盟也提供村里與社區可以參與七大動保設施與活動分別是:社區型寵物狗活動區、犬貓認養小棧、動保圖書室、動保講堂、定期施打狂犬病及疫苗、動保宣導文宣暨line圖卡與定期舉辦動保市集或活動等
對於里或社區發展協會有意成立附屬「動保志工隊」,動督盟針對任務建議有:通報(走失、救援等)、動保生命教育、協助絕育、執晶片、疫苗注射、遛狗繫繩、便便不落地與乾淨餵食等之宣導,還有動保相關活動之規劃、執行與協助等。
由農業部支持,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桃園市桃園社區大學於11月13日假桃園市桃園區同安里辦公處舉辦「桃園市里長參與動物保護座談會」,吸引二十多位里長參與,動保處長王得吉也全程出席聆聽。
動督盟秘書長何宗勳表示:台灣在2018年嬰兒出生與犬貓登記在下半年出現黃金交叉,當年年底犬貓登記合計19萬3,763隻超過嬰兒出生18萬1,601人,多出1萬2,162。2023年數據顯示,台灣全年累計犬隻登記9萬4,508隻,貓隻13萬7,619隻,合計23萬2,127隻,遠高於同年新生兒13萬5,571人,多出近10萬。如今,飼養非犬貓種類寵物戶數更逐年上升。
而近年來動保議題成為顯學,台灣毛小孩登記飼養量超過每年新生兒,從中央到地方首長多關注動保議題。但台灣都會化嚴重,高樓林立,人口密度高,想要清楚住戶生態及飼養寵物情況相當不易。由於犬貓絕育跟植晶片無法100%落實,加上棄養走失等因素,遊蕩犬貓問題一直存在。如何掌握社區家中飼養動物現況,一直執行上很大課題。
動督盟近年積極倡議由社區村里長投入社區動保事務。動督盟認為要解決問題,一定要回歸以「村里」為主體。透過村里長支持,結合社區營造的精神,才能成為一股持續穩定推動政策的力量。動督盟特別與桃園市桃園社區大學舉辦此座談,期待拋磚引玉,讓更多村里一起來關心動物福利。
被動督盟評選為動保里長崔美瑛分享成功經驗,她說不要把社區愛爸愛媽當敵人,彼此對立是走不下去的,好好的溝通一定可以化解歧見。社區有浪貓,老鼠就會減少,多一點慈悲心,讓社區動物與人和諧相處,是很重要的。
桃園市桃園社區大學校長郭碧味表示,社大長期紮根社區,能有機會將日益重要的動保議題導入社大與社區很有意義,未來將更積極媒合與關注此一議題。
出席自強里里長楊順益表示,去年跟動保處合辦活動,一個假日就吸引居民帶五十隻毛小孩來打狂犬病疫苗,效果很好,他鼓勵里長多多與動保處合辦。他希望明年可以增加講座來加強社區里民宣導。
寶慶里里長丁柔淳提到這兩年與動保處合作抓紮18隻,除了1犬移置、7隻送養其他原放,現在有愛媽協助乾淨餵食,居民反應很好,真的有做有差。寶安里鄰長蔡錦珠提到,居民沒有公德心讓狗狗隨地大便屢勸不聽,很困擾。對此,動督盟秘書長何宗勳訊問現場有其他里有無此困擾,不少里長舉手。何宗勳表示,這需要長期宣導與教育,很多里長會掛設計告示牌跟布條,因為便便落地是有罰則。
動保處長王得吉回應,明年會來製作一些布條與宣導看板提供需要里長在社區懸掛。同時有不少里長希望設置寵物狗活動區與動保課程宣導,他都會列入明年計畫。
這場會議出席有:桃園市動物保護處處長王得吉、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秘書長何宗勳、主任周明琴、桃園市桃園社區大學校長郭碧味、主秘姜芯蕙、桃園區中聖里長崔美瑛、同安里長游淑峯、東埔里長江慶尚、寶安里長陳月花、大有里長陳姵樺、自強里長楊順益、寶民里長徐秋傑、寶慶里長丁柔淳、龍壽里長張玉華、福元里長楊瑞麟、明德里長廖坤徽、北埔里長衛佳文、新埔里長李珮瑜、中埔里長陳訓誠、大溪區員林里長尤連慶、龜山區大湖里長蔡招治、龜山區大同里長鄭清木、雲林縣里長翁渭業、桃園市同安社福關懷協會理事長柳文智、北埔社區發展協會張馨嬪、桃園區寶安里鄰長蔡錦珠、龜山區大湖里志工林游麗雪、桃園市動物保護處古君平、徐欣筠、桃園市公民記者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巫仁傑等。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