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長期關心動保的進士里里長陳正達,11月8日與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合辦,假進士社區發展協會舉辦「宜蘭市里長參與動物保護座談會」。當天與會發言熱非常熱列,對於在社區設置寵物狗活動區都比表達高度興趣表達高度興趣。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秘書長何宗勳表示,今天這場活動是由農業部支持舉辦,村里長投入動保已經是一個趨勢。何宗勳表示,根據農業部電話抽樣調查,台灣家犬、家貓飼養數量已經高達的279萬(犬1,480,637隻、貓1,311,449隻),全國飼養寵物戶數達28.3%,平均3至4戶就有一戶飼養寵物,養非犬貓種類寵物之戶數也逐年上升。而台灣在2018年嬰兒出生與犬貓登記在下半年出現黃金交叉,當年年底犬貓登記合計19萬3,763隻超過嬰兒出生18萬1,601人,多出1萬2,162。2023年數據顯示,台灣全年累計犬隻登記9萬4,508隻,貓隻13萬7,619隻,合計23萬2,127隻,遠高於同年新生兒13萬5,571人,多出近10萬。如今,飼養非犬貓種類寵物戶數更逐年上升。
何宗勳指出,近年來動保議題成為顯學,台灣毛小孩登記飼養量超過每年新生兒,從中央到地方首長多關注動保議題。但台灣都會化嚴重,高樓林立,人口密度高,想要清楚住戶生態及飼養寵物情況相當不易。由於犬貓絕育跟植晶片無法100%落實,加上棄養走失等因素,遊蕩犬貓問題一直存在。如何掌握社區家中飼養動物現況,一直執行上很大課題。動督盟近年積極倡議由社區村里長投入社區動保事務。動督盟認為要解決問題,一定要回歸以「村里」為主體。透過村里長支持,結合社區營造的精神,才能成為一股持續穩定推動政策的力量。
宜蘭市進士里里長陳正達表示,他於2021年榮獲友善動物傑出村里長獎。去年首創全國第一個以「鄰」為主家戶動物調查。今年再與動督盟合作,舉辦「宜蘭市里長參與動物保護座談會」,,期待拋磚引玉,讓更多村里一起來關心動物福利。而他也提到自己本來沒有養寵物,當選里長之後,居民常常要他處理動保議題,尤其是流浪狗,這讓他很頭痛。但他積極協助處理,後來號召志工成立動保協會,長期持續關心動保問題。陳里長指出,很多人養寵物以為只要給東西吃就好,這是錯誤觀念。養寵物給健康的吃是基本,還要能好照顧保障牠們的動物福利。
出席的東里長張友端與七張里長陳雋發表示,社區最困擾就是狗狗大便問題,飼主責任低落,狗狗大便不清,引發居民反感,而且也很難舉發。七張里長陳雋發與黎明里長尤學揚對里內設置寵物狗活動區表達高度興趣。
動督盟秘書長何宗勳表示,社區動保議題,如不能亂都便便、絕育宇植晶片等,都需要宣導,透過布條、文宣、line圖卡多管齊下。出席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業務股股長劉恭良回應大家,提升飼主責任是需要長期教育,尤其鄉下地方要多花心思。縣府這邊會來設計一些布條與文宣提供給有需要社區使用。
這場座談會出席有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秘書長何宗勳、宜蘭市進士里里長陳正達、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業務股股長劉恭良、宜蘭市南橋里長林慶雲、凱旋里長林振雄、黎明里長尤學揚、復興里長蕭美珠、大新里長侯佩婷、新民里長周玉英、梅洲里長游西湖、小東里長張友端、功成里長楊振乾、七張里長陳雋發、南津里長林聰明、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主任周明琴與會員孫毓晴等。
Comentários